“同意,无异议。”随着最后一位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成员的同意,我市2022年最后一批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随之生效,也标志着我市2022年度劳动能力鉴定工作顺利完成。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为适应劳动能力鉴定的新形势、新变化,从伤病残职工角度出发,通过三项创新举措,着力转观念、提效率、优服务,全面推动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提质增效。累计开展因工劳动能力鉴定8场,鉴定工伤职工513人,病退鉴定1场鉴定31人。
开展专业培训,提高劳动能力鉴定规范性
为进一步加强劳动能力鉴定专家队伍建设,提高我市劳动能力鉴定水平,组织90余名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对劳动能力鉴定的原则、程序、注意事项以及操作规范进行培训,不断强化专家依法依规开展劳动能力鉴定的责任意识,明晰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标准要求,为更规范、更高效地开展我市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打牢基础。
多方式鉴定,彰显人社服务速度和温度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办事体验,使工伤职工待遇“应享尽享”“应享快享”,在开展常规批次劳动能力鉴定的基础上,创新鉴定服务模式,为异地就医及行动不便的18名职工以远程视频、入户上门的形式开展劳动能力鉴定,进一步彰显了人社服务的速度和温度。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根据我市疫情形势创新采用“分类别、分批次、分地域、分时间”的鉴定新模式,严格控制每次鉴定人数,并邀请市疾控中心专家指导鉴定现场防疫工作,确保疫情防控相关要求落实到位。
提升服务意识,增强办事群众满意度
通过进企业、社区发放宣传资料和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信息等方式多渠道开展政策法规宣传,累计组织开展线下入企、社区宣传活动5场,线上公众号发布信息20余篇,不断扩大参保群众对法律政策知悉度,为保障广大工伤职工合法权益增添新保障。按照“五减三最”工作要求,对办事流程再压缩再优化,将全市劳动能力鉴定承诺时限由法定95日压缩至22个工作日,压减比例达到76.7%,因工劳动能力鉴定由每2个月一场压缩为每月一场,大大减少了群众等待时间。
2023年,市人社局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转作风提效能,补短板强弱项,在业务办理流程中提高服务意识,全方位提供透明、准确、易懂的政策引导,持续为企业职工送上工伤保险和安全生产的“政策大餐”,交出更高质量的民生答卷,为乌海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社力量。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