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乌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7日 作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来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浏览次数:

  2024年以来,乌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在新征程上推进全面依法治市新实践,践行法治为民,重实干、强基层、抓落实,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现将我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依法依规决策意识,推进依法行政能力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推进人社领域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压实法治责任。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和分管领导具体责任人职责,召开党组会听取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汇报,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制定印发《乌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度法治建设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及责任部门,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人社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二是强化理论学习。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我局学法用法首要任务,年内共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内法规8次,机关党委会学习党内法规1次,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理论测试1次、2024年科级干部调整政治理论测试1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测试1次。组织人社系统干部职工在线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解读。组织各基层党组织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近100次。三是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工作。进一步规范完善“三重一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年内共召开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审议重大行政决策事项30余次。聘任专职法律顾问,参与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处理纠纷、行政诉讼案等,年内法律顾问共计参与并提出30余条意见建议。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备案审查监督,定期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目前我局共有8件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包括5件以市政府和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及3件我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二、依托数字赋能,推进人社领域“互联网+监管”

  始终坚持法治为民的发展思想,优化人社领域信息化便民利民服务,持续推进人社领域“互联网+监管”。一是“智慧”执法畅通劳动者维权渠道。“乌海市劳动维权直通车”平台自上线以来稳定运行成效明显,平台共设置劳动者、用人单位2个快速维权通道,劳动者可对企业在劳动合同签订、社保核定缴纳、薪酬待遇发放等方面存在的侵权行为进行投诉举报;用人单位可对职工在个人诚信以及对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等方面问题进行投诉,最大限度精简优化投诉填报信息,实现对“人社工作全领域、劳动用工全链条”线上监管。今年以来,受理各类维权投诉办结率100%。二是“四不”平台推进法治为民服务。为提升法治为民服务能力,创新推出乌海人社“四不”问题平台,聚焦企业群众普遍关心的“办不成事”“招不到人”“找不到工”“领不到薪”问题,在市、区政务服务大厅创新设立乌海人社“四不”问题反映窗口、在乌海居民服务“一卡通”小程序同步上线“四不”问题反映入口,帮助企业和群众切实解决在人社领域遇到的“难点、堵点、痛点”,真正实现以“小窗口”服务“大民生”。今年以来,通过“四不”问题反映工作机制累计受理“疑难杂症”均全部办结。三是“电子合同”规范企业合法用工。印发《关于在乌海市国有企业推广应用电子劳动合同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广应用电子劳动合同的通知》,深入我市各类企业开展电子劳动合同签订培训,持续规范我市企业合法用工。我市各类企业共与劳动者签订电子劳动合同45768份,超额完成自治区任务目标,完成率达117.03%。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和集体合同合法性审查,市区两级积极参加薪酬调查培训,累计向自治区上报132个样本。采取日调度的方式完成集体合同审查工作,累计审查集体合同332份,审查率100%

  三、坚持普法执法并举,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法理念,秉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的深度融合,积极推进柔性执法和以案释法。一是深入开展普法宣传与培训工作。年内组织了人社政策法规宣传月、“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活动等多项普法宣传活动,参加全市普法早市活动3次。在“讲政策、解民忧”主题宣讲活动、“12333全国统一咨询日”“民族政策宣传月”,深入社区、商户、建筑施工工地,面对面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及人社政策,累计发放宣传彩页1000余份。组织参与2024年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参培人员均通过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二是全方位开展“人社工作全领域、劳动用工全链条监察执法”。结合乌海市本地实际,制定印发《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安薪行动”的工作方案》,结合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双驻双查”“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重点对劳务派遣公司、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煤矿企业、建筑类、制造类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发生过欠薪问题、欠薪隐患较多的非工程建设领域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指导。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指导用工企业410家次、涉及职工3.58万人,检查劳务派遣公司、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1家次,全市在建工程项目实现全覆盖。三是扎实落实“双驻双查”工作机制。市、区两级劳动监察部门联合行业主管部门不折不扣落实“双驻双查”制度,对工资支付情况以及工程项目工资专用账户、实名制管理等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巡查,及时将驻查日志上传至自治区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确保工资按时足额支付。今年以来,已对全市2024年度在建项目开展了6轮“双驻双查”工作,全市35个工程领域在建项目信息、工资专户、保证金录入率均为100%,各项制度均得到有效落实。各区劳动保障维权服务中心直接受理投诉案件办结率均为100%。四是拓宽渠道解难题、化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深做实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工作。推进“仲裁+法院+工会”多元化解模式,积极预防和妥善化解劳动关系领域重大风险。以“互联网+调解平台”为载体,让劳动者足不出户,通过矛盾纠纷在线调解平台提起劳动纠纷调解申请,实现“当事人不见面,申请人不跑腿”,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同时妥善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向自治区报送人社部门入驻法院调解平台调解组织11家。全市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共立案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结案率100%

  虽然我局今年以来在法治政府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运用法治方式推动执法工作方面还有所欠缺。下一步,市人社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决策部署,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政府党委及我市关于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推进法治人社建设第一责任,坚持“法治为民”的价值追求,充分发挥法治引领发展作用,完善制度体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提升与改进依法创新发展、服务社会、保障民生的能力水平。强化责任意识,形成工作合力,扎实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强化源头治理,妥善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根治欠薪联动机制,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断提升欠薪平台线索核处效率,确保完成国家欠薪平台线索动态办结率保持在98%以上的目标要求。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为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助推全市法治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