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要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19日 作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来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浏览次数: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正式写入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之中。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不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在理论教育方面,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要系统地讲授党的民族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强正面引导。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价值目标、教学深度、教育载体等方面具有多维契合性。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要通过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向大学生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知识,从国际视野、历史维度和现实要求等多重角度,讲深讲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的讲授,要系统讲清楚统一多民族国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历史演变的结果,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和各民族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讲清楚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根源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同时又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讲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和国家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做出的新决策、新部署、新要求,从而教育引导大学生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牢固树立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在实践教育层面,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要及时解疑释惑,回应关切,澄清模糊认识。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和国家实施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推进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培育高校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正确的理论深入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旗帜鲜明的向学生阐明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繁荣各民族文化,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断增强各民族的情感联系、文化共性、心灵共鸣。要在课堂上结合历史和现实,阐明不同民族在历史上如何由“多元”走向“一体”、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充分认识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认同本民族文化与欣赏其他民族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并行不悖,不断推进个人、社会、民族、国家价值观的内在统一,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努力奋斗。

  在教学体系层面,要进一步探索建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的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育模式,夯实阵地基础。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全新的战略任务。民族地区高校党委要切实加强对思政课的组织领导,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校上下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党委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发挥思政课独特优势和育人功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既要遵循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也要从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规律出发,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文化特点,优化课程内容和讲授方式,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结合、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四位一体”培育体系,建立符合网络时代和现代化教育规律的展示交流平台、学习研修平台和实践体验平台,形成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使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成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阵地。

[责任编辑: 张燕]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