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老网站栏目 > 人大建议
关于市第八届政协四次会议第9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30日 作者: 来源:人社局办公室 浏览次数:

乌人社复字〔20165

 

                                                             B

关于市第八届政协四次会议9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胡雪梅、郑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和改进人才工作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人才的现状

截止到2015年底,我市人才队伍人才总量达到77595人,其中: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66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7662人,专业技术人才23523人,技能人才40857人(高技能人才11934人),农区实用人才227人,社会工作人才22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人才338人,党政人才4900人。

二、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人才强市工程领导小组,制定

了推进人才强市工程的总体方案,明确了人才队伍建设责任单位。

(二)注重人才培养。各人才队伍建设责任单位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人才队伍机构明显优化,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三)加大招才引智力度。立足服务煤焦化工、氯碱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等优势产业和新型产业,以项目吸引、培育、壮大人才,以人才带动、孵化、拓展项目。截至目前,我市引进草原英才”9人;打造自治区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7个;天宇高岭土高新科技有限公司柔性引进中科院卢旭晨博士,定期进行技术指导与服务;陕汽乌海新能源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引进培育了一支30岁左右的产品研发团队;为医疗卫生系统招聘紧缺急需专业研究生3人;为文化产业招聘高校毕业生13名;汉森酒业集团从法国聘请引进葡萄酒酿造专家布鲁诺提高酿酒技术水平。

(四)强化载体平台建设。已建成自治区级研究院3所,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1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1家,企业创新人才团队4个,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4家,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五)开展人才交流合作。通过京蒙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培养引进我市紧缺急需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推动技能人才合理流动。充分利用乌海人才网、自治区人才网等有关新闻媒体,及时广泛地发布供求信息。每月定期举办人才交流会,并根据企业用工需求不定期举办企业专场洽谈会。

(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每年投入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用于开展各类人才活动和兑现各项人才待遇。开辟服务人才绿色通道,实行重点项目建设保姆式服务,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增强其归属感和幸福感。

三、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的人才发展规划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全市人才发展规划与产业发展的结合还不够紧、不够细。

政府和企业还没有形成合力,全市的产业发展规划、人才支持政策与企业新项目拓展、新产品研发、人才需求等未能有效衔接,整体促进作用发挥还不够明显。同时,在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对人才和项目支持资金的同时,市、区财政投入相对较少。与呼包鄂等地相比,人才工作政策和引才聚才留才的政策环境尚未形成比较优势,自然环境的局限性、服务人才机制的不健全,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的流失。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接下来,我们准备将人才工作与产业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围绕产业定位,合理规划和布局人才工作,支持和推动各类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将人才工作与社会发展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努力盘活用好现有人才,引进紧缺急需人才,加强具有地区特色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将政府与企业力量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各部门、各方面政策和资金的联动,集中支持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紧密结合起来,落实好招商引资和人才工作政策,以项目吸引、培育、壮大人才,以人才带动、孵化、拓展项目,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创新创业。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分管领导:李然旭

联系人:尹万全

联系电话:0473-3158017

 

 

2016624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